一种值得尝试的评估学龄前喘息儿童抗哮喘药

时间:2022-6-2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喘息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是导致学龄前儿童就诊、急诊以及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喘息是儿童哮喘最主要的症状,但不等同于哮喘,喘息可见于很多呼吸道甚至非呼吸道疾病,如急性或慢性呼吸道感染、气道异物吸入、呼吸道或心血管解剖结构异常、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

学龄前儿童哮喘如果诊治延误,有可能影响肺功能的正常发育,引起延续至成人期的不可逆肺功能损害,并增加成人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风险。因此,从喘息的学龄前儿童中及时识别出发展为持续性哮喘危险性高的患儿,并进行有效早期干预是必要的。但学龄前儿童哮喘的临床表现常不如年长儿典型,且通常难以配合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以获得客观诊断依据,因此诊断较为困难,目前尚缺乏确诊学龄前儿童哮喘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和指标[1]。

临床上主要依据症状的特征、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综合评估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可能性大小,如果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可能性大,建议启动每日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按需使用短效?2受体激动剂(SABA)进行尝试性治疗,评估治疗反应,如果明显有效,诊断哮喘并按哮喘规范治疗[1-3]。

启动抗哮喘药物尝试性治疗后多长时间评估治疗反应,不同指南或共识有不一致推荐。我国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年版)》(年版儿童哮喘诊疗建议)[1]、年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和年发布的《学龄前儿童哮喘的诊断和处理:加拿大胸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学会意见书》(年加拿大意见书)[3]分别推荐1-2个月后、至少2-3个月后和至少3个月后评估治疗是否明显有效。

关于启动抗哮喘药物尝试性治疗后(1-3月)如何判断“明显有效”,年版儿童哮喘诊疗建议和GINA均无给出具体判断标准。年加拿大意见书建议的判断标准为启动尝试性治疗至少3个月后,中/重度发作减少50%或以上,发作的严重度减轻,发作的病程缩短,且发作间歇期症状减少和减轻。但这一判断标准不适合发作频度较少和严重度较轻的儿童,对于这类更为常见的严重度较轻的喘息患儿,该意见书无给出相关判断标准。缺乏判断“明显有效”的具体标准,会增加临床医生诊断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导致诊断过度或诊断不足的可能性增加。如果有简单、量化的判断标准,使临床医生能简易作出明确判断,将有助于提高尝试性治疗的可操作性,提升学龄前儿童哮喘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率。

本人认为,在目前尚无统一的明确判断标准前,可以尝试使用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进行评估。TRACK为适用于5岁以下已诊断哮喘或症状提示哮喘儿童的数值化哮喘控制评估工具,由儿童家长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完成,TRACK问卷共有5个问题,每个问题的评估分值范围为0-20分,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20分、15分、10分、5分、0分,问卷总分0~分,得分越高提示呼吸问题控制越好[4,5]。

宝宝哮喘或其他呼吸道问题得到控制了吗?使用这个方法自测一下吧!

一项研究[6]探讨了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其研究对象为5岁以下症状特征提示哮喘的学龄前儿童,结果显示,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为10分(间隔4-6周评估),即间隔4-6周后TRACK评分与上一次评分的差值≥10分,提示哮喘或哮喘样症状的控制水平发生了具有临床意义的变化。

TRACK分值增加≥10分,提示哮喘控制水平明显改善或目前的治疗明确有效,分值下降≥10分,提示哮喘控制水平恶化或目前的治疗不足或无效。我国年版儿童哮喘诊疗建议也提出了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变化值为≥10分。因此,我个人认为,学龄前反复喘息儿童,启动抗哮喘药物尝试性治疗后(1-3月)评估治疗反应时,可以参照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10分),如果TRACK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0分,提示明显有效,可初步诊断哮喘并按哮喘进行规范化治疗。

给家长朋友的额外提醒:

如果家里有已启动哮喘控制药物规范治疗的5岁以下哮喘或疑似哮喘宝宝,建议定期(例如:每隔4周)自我评估改良中文版TRACK问卷,如果分值较上一次评估下降≥10分,提示哮喘或呼吸问题控制水平恶化,建议咨询或面诊主诊的儿童呼吸专科医生,评估控制水平恶化的可能原因,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郑重声明:

以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10分)作为学龄前反复喘息儿童抗哮喘药物尝试性治疗是否明显有效的判断标准,是我本人首次提出并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鉴于目前缺乏简易的、量化的判断“明显有效”的具体标准,也基于TRACK问卷是已被验证的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的简易的数值化哮喘控制评估工具,以TRACK评分具有临床意义的最小差值(10分)作为判断“明显有效”的标准,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值得尝试,但其判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需要进一步临床验证和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年版).中华儿科杂志,,58(9):-17.

2.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GlobalStrate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Availablefrom: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nsjl.com/xczl/13179.html

------分隔线----------------------------